首先,我們關注重慶40cr鋼板市場的量與價。如果用粗鋼產量作為指標來衡量市場規模,可以觀察到近十年中國鋼鐵市場規模增長空間非常有限,顯示出飽和的態勢。但與此同時,鋼鐵價格劇烈波動,為什么國內鋼鐵市場在產量規模波動率較小的情況下,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價格波動?
丨徐向春: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,與宏觀經濟走勢密切相關。改革開放前30年,中國GDP年均增長超過10%,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推進,以房地產、汽車為代表的行業出現了高增長態勢,這些行業對鋼材需求巨大,進而推動了鋼鐵市場規模的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。
2000-2012年全國粗鋼產量年均增長16.5%。到2012年之后,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,2013年至2021年,GDP年均增長放緩至6.6%,鋼鐵需求隨之放緩。2012年粗鋼產量8.07億噸(含地條鋼),2022年預計產量10.15億噸,這10年均增長顯著下降至2.3%,其中2020年產量達到峰值10.3億噸,然后連續兩年下滑,呈現典型的平臺波動特征,這也標志著鋼鐵市場規模進入飽和期。
另一方面,重慶40cr鋼板產業是典型的強周期產業,鋼鐵價格也呈現周期性波動。但是,這10年國內鋼材價格波動非常劇烈,中國鋼材價格綜合指數2015年底****跌至70.4,價格水平打破歷史****紀錄,四年累計跌幅達60%,價格水平甚至比2000年初還要低13%。但是,同期的全球鋼材價格沒有這么糟糕,反而比2000年初高57%。再看其他大宗商品如能源、有色金屬等價格也并未創出新低。
雖然彼時中國經濟“三期疊加”,鋼鐵需求拉動力減弱,但僅僅從周期波動角度無法解釋國內鋼材價格為何創出新低。其背后深層原因是供應端出了問題:由于鋼鐵需求長期高速增長,刺激鋼廠紛紛擴大產能,產能過度膨脹。據統計,2015年重慶40cr鋼板產量接近13億噸(含地條鋼產量),而國內需求8.2億噸,加上凈出口1億噸,國內外總需求僅有9億噸左右。如此巨大的產能過剩壓力,加之行業自律意識差,企業固守“寧讓價格不讓市場”習慣性思維,不愿意壓減產能,形成了惡性競爭,導致國內價格螺旋下降,出現“鋼價不如白菜價”的尷尬現象。因此,如果說經濟下行引發鋼材價格向下調整是正常現象,那么產能嚴重過剩令鋼材市場雪上加霜,價格無底限下跌。直到國務院專門出臺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文件,一場轟轟烈烈的全國鋼鐵去產能專項工作由此展開,才使市場走出低谷。
本文地址:http://lqstore.cn/xingyedongtai/526.html 推動重慶40cr鋼板市場規模的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